一年一度的情人节——七夕就要到了,现在的情人,过七夕真是各式各样,创意层出不穷,不是在空间里刷空间,就是在微博里刷微博,简直就是赤裸裸的虐我们这些没有情人的单身狗呀!不过我们这些看客就算在心里各种羡慕嫉妒恨,也绝不会表露在面上,还是抱着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有情人终成眷属心愿,在心里默默祝福的。
说到情人节,我们都知道情人节是快乐并浪漫的一个情侣间的节日,那到底情人节是如何来的呢?别着急,海真乾元文化来告诉你,七夕情人节是如何由来的。七夕节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中国情人节,这个节日最早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其实“七夕”最早是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那么七夕节又怎样的故事意义呢?
说起七夕就会让人们不由自主的想到牛郎和织女。牛朗和织女的故事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听到或看到电视各式各样的版本,都早已耳濡目染。我们知道牛郎织女是一段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
传说故事中的织女是织女是王母的女儿,织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美丽的云彩,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它们的颜色,这是“天衣”。而牛郎只是人间一位凡人,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与织女结为了夫妻,他们婚后,相亲相爱,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不久之后还有了属于他们幸福结晶,不过天有不测风云,织女私自下凡的事还是让王母娘娘知道了,王母大发雷霆,派天兵将织女捉回天宫。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箩筐装着儿女,挑着追到天上。王母见牛郎追来,就用头上的金钗在织女和牛郎之间划出一道大河,这便是银河。滔滔的银河水无情地把牛郎和织女隔在两岸,他们只能隔河痛哭相望。后来王母见他们哭得很伤心,动了恻隐之心,命喜鹊传话让他们每隔七日相见一次。谁知喜鹊传错了话,说成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一次。于是王母就罚喜鹊给牛郎织女搭桥。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牛郎织女就在喜鹊搭成的桥上相会,倾诉衷肠。
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当中,我们至今还可以看见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儿一女。
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无数成群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鹊桥之上,牛郎织女团聚了!织女和牛郎深情相对,搂抱着他们的儿女,有无数的话儿要说,有无尽的情意要倾诉啊!
传说,每年的七月七日,若是人们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静静地听,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织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谈。他们日日在盼望着第二年七月七日的重逢。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日,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亦名乞巧节。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连王母动容而妥协,认可他们的爱情,这同时也象征着现代一些恋人为了爱情的那份执着和坚守。通过这故事让我们知道任何海誓山盟的华丽辞藻都不如真真切切的不离不弃的行动。在故事中,银河相隔,代表着当时的封建枷锁,门当户对的门槛。
在当今社会也有很多的象征意义,比如父母反对的爱情、因工作关系分居两地的夫妻情侣等等。其实,爱情既能坚不可摧,也会吹弹可破,怎样捍卫爱情,就看你自己了。
今年的七夕情人节就要到了,有情侣的赶紧行动,牢牢巩固你们的爱情,没情侣的单身小伙伴们也要赶快行动,没桃花的赶紧买个招桃花的水晶之恋,寻找你们心目中的美好伴侣吧!
文章来源:海南海真易经学院
文章标题:海南周易大师论有情人终成眷属之七夕
本文地址:http://www.hzqywh.com/hunyinqinggan/1537.html
版权所有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