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有着不一样的端午节。为什么说海南的端午节不一样呢?我们知道,不同地方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都是各具特色的。自古以来,当地沿海或者是沿河居民每逢端午节的时候,都会举办赛龙舟等有关端午节的活动,祈福求安。在端午节的时候海南除了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和艾草之外,还有一个海岛百姓都会熟知的活动,还会洗龙水、洗草药澡。这是海南岛的特有风俗习惯。如果您对海南岛的传统习惯感兴趣,就跟随中华海真国学易经培训网一起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每逢端午,海南各个地方都会像其他的地方一样,一般会举办龙舟竞渡等活动。在如今保存最为完好的传统应该要算古县治城垣定安,五百年历史的传统文化一直保存至今,古城门洞内,仍有两个石阶叠架着两条很鲜艳、修长、昂扬的龙舟。海岛先人,端午时节,扛起龙舟,奔向大河,挥汗于南渡江中,化作一条长形而有劲的巨龙,盘旋于水面之上。历史就从一个个古色端午,时光交错着映在了荡漾的水中,潺潺流淌到了今朝。素有“椰岛之乡”之称的文昌,是宋庆龄小时候的祖居地,临海傍河。
家在海南的小郑说,从小过端午,家里总会四处弥漫艾草香味。妈妈早早的在家门口悬挂艾草,晚上,烧了一大锅的艾草水,就着艾草,洗洗身子,说是这样,可以驱魔避邪,强身健体。在海南,除了龙舟竞赛、吃粽子、在门口悬挂菖蒲和艾草这些典型的端午节风俗外,海浴、洗龙水和洗草药澡则让海南的端午节与众不同。相传,很早以前,海南儋州西北部沿海一带地区的渔村,就有划龙舟圜、包粽子、海浴等风俗习惯。划龙舟圜和包粽子的风俗和其他地方大体相同,海浴则是传说用端午节的海水擦眼,可以明目、去眼疾,一年里眼睛不生病。传说这种海浴活动必须在早晨太阳出山之前结束,太阳一照射,海水就会失去效力。洗龙水,这恐怕是海南最有地方特色的古老习俗了。
而在海南的小吴,家在海边,幼时,每逢端午,家里人都会带他到海边去洗龙水。百姓们认为,屈原先生早已当了龙神,洗洗 “龙水”,龙神会保佑孩童健康成长。自幼,海岛内的百姓,都相信,海浴——用海水擦眼,可以去眼疾;用海水洗身,可以去除皮肤疾病。滂海的澄迈县,为纪念这一特色民俗,每逢端午,都会在盈滨半岛举办“龙水节” 。海岛各地的人们老老少少,都纷纷来此一起“洗龙水” 。万人共泳,这一端午海面奇观,你看过么?端午,也是清明之后,海南人一家团聚的日子。据说,只要能够回家,岛上的人们都会在这一天回祖宅。祭祖、向父母请安、与兄弟姐妹戏耍。女人们,则早在半个月前就张罗着裹粽,到正日子,家家户户,送粽传平安,热闹非凡。海岛上的一年,就在粽子飘香、龙舟竞渡、龙水嬉戏中,进入了漫漫长夏。
海南的老百姓对屈原投江寄予了美好的愿望,总认为屈原先生是当龙神去了,端午节的中午12点钟,在未通自来水的乡村,男人们往往会带上自家的孩子,到村里的水井边,将水打上来后,就地淋浴;在滨海或沿河地区,这些水域也成了当地老百姓“洗龙水”的好去处。海南人认为,端午节的午时,是洁净的“龙水”上涌之时,“洗龙水”能强身健体,四季平安,经过“龙水”洗浴的孩子会得到龙神的保护,身体健康不长热疮热痱,也能保护一年的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一些老人们说井水变成这样就是因为龙进来搅过了。不过,更多人觉得在那么热的天气里,“洗龙水”其实只是消暑。 洗草药澡几乎是和洗龙水同时进行的,一些不方便到海边或是河边洗澡的人,便也早早准备了由五种清热、消炎的草药一起煮了草药水,让家中的人都一一去洗澡、沐浴,这五种草药一般是鸡屎藤、百日红、艾草、菖蒲、灯笼草,据说洗草药澡可以健身强身。洗完澡,老人们就拿出准备好的雄黄酒,涂抹在孩子额头、脖子、腋下、肚子等部位,意为可避百邪。 海南一些客家人称端午节这一天的洗浴为“洗勒草”,实际上就是将一些具有清热、消炎、解毒、祛风作用的草药放入水中,人在洗浴过程中可以得到一定的药疗。
看了以上的海南岛的不一样的端午节,您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呢?海南的民俗文化、海南的风土人情,很多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欢迎咨询中华海真国学易经培训网。
文章来源:海南海真易经学院
文章标题:海南岛有着不一样的端午节
本文地址:http://www.hzqywh.com/guoxueqita/1404.html
版权所有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来源
上一篇:南山长寿文化节
下一篇:海南黎锦——记录历史文化的载体